Winner of Academia Sinica Law Journal Award | IIAS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
Back to Main Page
封面圖片
年度 得獎人 得獎文章 得獎理由
2018 蘇彥圖副研究員 司法審查作為憲政工程—結構最小主義的提議(另開新視窗) 本文以司法憲政工程的角度,同時運用Cass R. Sunstein 於2015年提出的四種憲政人格類型,分析司法院大法官歷來憲法解釋的多重風格...more.PDF(另開新視窗)
2018 張永健研究員 動產所有權善意取得之經濟分析(另開新視窗) 動產善意取得為民法中極具傳統的基礎性制度,但其制度內涵的具體設計與所處社會的市場交易型態及發展息息相關...more.PDF(另開新視窗)
2016 王鵬翔副研究員、
張永健副研究員
經驗面向的規範意義--論實證研究在法學中的角色(另開新視窗) 法實證研究方法在國內雖不普遍,但無人可以忽視其做為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之重要性,國內法實證研究成果雖然不多,但已對國內法學研究產生衝擊...more.PDF(另開新視窗)
2015 謝煜偉助理教授 重新檢視死刑的應報意義(另開新視窗) 整體而言,本論文對當代應報刑理論的多種樣貌有完整而紮實的分析,其所取向之修正應報論也有助於對死刑議題更深入的思考,...more.PDF(另開新視窗)
2014 莊世同副教授 法律的概念與法律規範性的來源—重省哈特的接受論證(另開新視窗) 本文藉由對哈特接受論證之研究,深入檢討哈特「非道德接受」之命題,除了對比分析支持與批判「非道德接受」的看法之外,在本文後段更進一步提出對哈特觀點的根本性檢討,...more.PDF(另開新視窗)
2013 黃昭元教授 差別影響歧視與差別對待歧視-評美國最高法院Ricci v. DeStefano (2009)(另開新視窗)判決 昭元教授的論文:〈論差別影響歧視與差別對待歧視的關係—評美國最高法院Ricci v. DeStefano (2009)判決〉,是一篇由小到大,再由大而微的精緻之作。 ...more.PDF(另開新視窗)
2012 徐育安教授 故意認定之理論與實務-以殺人與傷害故意之區分難題為核心(另開新視窗) 徐育安教授的文章:〈故意認定之理論與實務—以殺人與傷害故意之區分難題為核心〉,是以刑法學之古典議題:「故意」概念為研究對象。...more.PDF(另開新視窗)
2011 黃國昌副研究員、
林常青
助研究員、
陳恭平研究員
勞資爭議協調程序之實證研究-以「政府協調」與「民間協調」之比較為中心(另開新視窗) 一,我國勞資權利事項爭議,訴諸「協調程序」者,佔絕大多數,而協調程序又逐漸從「政府協調程序」分化出另一種「民間協調程序」,形成雙軌程序運作體制。...more.PDF(另開新視窗)
2010 王鵬翔副教授 法概念與分離命題-論Alexy與Raz關於法實證主義之爭(另開新視窗) 英美分析法實證主義乃是當前國際法理學主流學派,Raz可謂繼英美法實證主義宗師哈特之後的法實證主義大將。...more.PDF(另開新視窗)
2009 顏厥安教授 德沃金之詮釋主義及其徹底化(另開新視窗) 國內法學研究,自承襲西陸成文法制以來,兼承實證主義風格,迄今仍多停留在「法條詮釋」的階段。...more.PDF(另開新視窗)
2008 劉淑範副研究 行政任務之變遷與「公私合營事業」之發展脈絡(另開新視窗) 依照德國法之傳統理論,公權力主體不具有憲法上的基本權利能力,私法人則與自然人一樣有基本權利能力,...more.PDF(另開新視窗)